金属3D打印类型之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

2024
06/03
10:06:23
分享

围绕PBF粉末床熔合(Powder bed fusion)、MJ材料喷射(Material jetting)、BJ粘结剂喷射(Binder jetting)、DED直接能量沉积(Direct energy deposition)这四大金属3D打印工艺类型,小编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,对于PBF粉末床熔合(Powder bed fusion)及MJ材料喷射(Material jetting)已展开详细解读。那么本篇内容我们将通过剖析BJ粘结剂喷射(Binder jetting)的3D打印原理、工艺优劣势等内容,对金属3D打印类型进行再一次的深入了解。


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主要利用粉末与液体粘合剂结合在一起制成固体部件,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集SLS 3D打印原理和材料喷射原理于一体的3D打印工艺。与SLS 3D打印工艺一样,其在开始3D打印过程之前,需要将材料装入粉末仓,但BJ粘结剂喷射工艺的3D打印过程全程不涉及热量的产生,也就是说粉末不会像SLS 3D打印工艺那样被加热。3D打印开始时将单层粉末沉积在构建平台上,3D打印头扫过粉末,选择性地喷射粘合剂液滴,这里可以把粘合剂液滴看做粉末颗粒的胶水,液滴选择性落下后与粉末接触,颗粒融合在一起并形成固体。单层3D打印结束后,3D打印平台下降一层,如此反复,直至目标模型完成。


金属3D打印类型之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

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工作原理图


由于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的材料为各类型粉末,因此除了SLM和DMLS,金属3D打印也可以通过金属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金属BJ)完成。不过与SLM和DMLS相比,金属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所生产的金属部件具有较弱的机械性能,这也导致其在后处理工作上需要投入更多的经历。其中渗透和烧结便是其主要使用的两种后处理操作:


1.渗透

3D打印完成后,目标模型需要在粉末内静置几个小时,直至模型完全固化,而后将模型放入炉中加热,这一操作主要是未来去除模型内的粘合剂,不过加热后会产生许多空隙留在粘合剂的位置,进而导致模型机械性能较差。为此,工作人员通常会使用毛细管工艺将具有低熔点的金属灌注到空隙中,进而提高零件的密度和强度。其中青铜便是用于渗透的最常见的金属材料。


2.烧结


经过正常的3D打印后固化过程,模型在炉中暴露于更高的温度下,引发烧结,可以有效增加模型密度和强度。


金属3D打印类型之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


除了金属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外,砂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砂BJ)也是一种重要的3D打印技术。除了液体粘合剂之外,砂岩或人造砂也是该工艺常用的材料之一,且常被称为"硅砂"。当然,砂BJ 3D打印还可与基于砂岩的PMMA粉末配合使用,进而制作出令人惊叹的全彩色3D打印模型。


金属3D打印类型之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


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优势:


1.由于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在打印过程中不存在热量的产生,因此其有效规避了其他3D打印工艺所存在的由热引起的紊乱,例如翘曲。


2.同时这一3D打印工艺对于未使用的粉末是100%可回收的,因此在材料可利用率及成本效益上也有着明显的优势。


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劣势:


1.由于该工艺的3D打印成型原理,导致其生产模型的整体机械性能较差,结构强度与市面上其他金属3D打印工艺相比也存在较大落差。


2.同时这一3D打印工艺对于材料的可选性也存在着一定的限制,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,相信这些弊端也将被一一突破。


由此可见,任何一种金属3D打印工艺都有其优劣,因此用户在选择购买机型时,也要充分对标自身需求进行酌情下单。





相关文章:

1.金属3D打印之MJ材料喷射工艺(Material jetting)

2.金属3D打印类型之BJ粘结剂喷射3D打印工艺(Binder jetting)

3.金属3D打印类型之DED直接能量沉积3D打印工艺(Direct energy deposition)

4.金属3D打印材料有哪些?

5.金属SLM 3D打印在医疗行业应用的意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