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材制造3D打印机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

2024
07/12
09:07:39
分享

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与我国教育事业的融合可以追溯至1991年,当时主要应用于职业技术培训、本科高等教育等具体领域;2000年以后,清华大学、华中科大、西安交大等高校继续研究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;2015年开始,‌中国政府通过将“创客”(‌发明家)‌概念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逐渐以工具的形式推动了青少年创客教育的兴起;直至2017年年底,‌教育部印发了《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》‌,‌首次将增材制造3D打印列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制作活动,这一举措标志着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正式进入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,并由高等教育向中小学教育逐步下沉。


增材制造3D打印机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


高职类应用


高职类应用作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一大经典应用方向,主要针对项目竞赛、技术培训等需求进行专业的技术&设备支持,进而激发学生独特且创意的增材制造3D打印设计方案,为行业及社会培育更多技术型人才。当然,随着技术的精进,这类应用也由国内市场逐步拓展至国际市场,如知名增材制造3D打印品牌联泰科技作为2024法国里昂世界技能大赛(WSC2024)赞助商,将携联泰科技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设备AME RH2500亮相国际舞台。


增材制造3D打印机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


本科高等教育


与高职类应用不同,本科高等教育对于增材制造3D打印机的使用主要面向课堂教育或相关专业的日常操作。伴随着增材制造专业在各高校的陆续开设,增材制造3D打印机在课堂出现的频率也明显上升,让学生能够设计、‌打印自己的作品。‌这种实践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专业的了解,‌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。


增材制造3D打印机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


同时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,一些专业依托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带来的便捷,成功实现了颠覆性的变革。例如雕塑类专业采用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进行相关雕塑设计的变现,这种改变有效弥补了传统工艺面对复杂结构时的束手无策,让教育教学及艺术设计更加的数字化、智能化。


中小学义务教育


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相关理论、专业知识的普及,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实操,不过真正的应用频率还是有别于高等院校的。这种系统的早期渗透更有利于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的普及&后续技术型人才的培育,让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最终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应用。


增材制造3D打印机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


总之,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旧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。在数字教育、产教融合等国家战略布局的推动下,增材制造3D打印与教育事业将会为大家谱写出更多精彩的画卷。